水發力量│聚廢為寶!打造天然氣井資源化利用綠色品牌
發布時間: 2022-02-24
科技賦能,廢水“提純”變為化工原材料。技術創新,把鉆井廢屑“升級”為建筑材料。不僅是“變廢為寶”,這里的鉆井“泥漿不落地”,為氣井加了把“環保鎖”,為草原筑了道“保護墻”。這一系列動作,是水發昊鑫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蘇里格氣田面對生產任務重、安全環保壓力大的挑戰中交出的精彩答卷。
今天,我們走進內蒙古水發昊鑫環保有限公司天然氣田鉆井泥漿集中處理現場,探究這項工藝如何使天然氣田鉆采廢棄物“變廢為寶”。
進入項目施工現場,井架設備錯落有致,格局鮮明,一側的泥漿不落地處理區域,焊接的整張防滲土工膜,分離后的泥漿再次回到鉆井系統中循環利用。
蘇里格氣田地處毛烏素沙漠腹地,這片看上去基本和草原無異的沙漠因為出色的治理效果讓世界為之驚嘆?!斑@里的自然環境比較脆弱,屬于環境敏感區域?!彼l昊鑫董事長張騫介紹,鉆井“泥漿不落地”工藝,為氣井加了把“環保鎖”,為草原筑了道“保護墻”,真正做到了“開發一片,保護一片,綠色一片”。
注重環保,循環利用,高效開發是這里的名片。在廢水處理方面,通過“疊加膜”技術將濃鹽水二次濃縮后用于鉆井鹽水泥漿的配制,通過“分鹽+MVR”蒸發結晶技術將廢水處理產生的工業雜鹽提純處理后可用于基礎化工原材料。在固廢處理方面,通過化學改良和高溫焚燒技術處理后的鉆井巖屑可用于制磚、路基土等建筑材料和采坑回填復墾“變廢為寶”。隨著綠色企業創建的穩步推進,水發昊鑫將“泥漿不落地”作為推進“綠色鉆井”工程的重要舉措,通過源頭減排,過程管控和末端治理,把鉆井固體廢物“處理一批、合格一批、出廠一批、利用一批”的要求,貫穿于鉆井施工全過程,年處理固廢48萬方,年處理廢水30萬方。目前,水發昊鑫已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學、陜西省環保產業集團、內蒙古環投集團等單位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戰略合作關系,與國內多家知名環保企業開展技術交流,獲得國家專利技術24項。
入駐內蒙古8個月以來,水發昊鑫堅持把綠色低碳作為轉型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堅持生態和諧與氣田開發并重,與中國石油西部鉆探、長城鉆探、川慶鉆探、渤海鉆探、華北油田分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中國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等央企持續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成立后業務量穩中有增,服務水平、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也得到了甲方業主的一致好評。充分展現了國企進駐之后的責任擔當。同時,重點拓展蘇里格氣田周邊中石油、中石化作業區域環保業務,目前已與冀東油田合作在陜西佳縣區域進行泥漿不落地總包服務;與玉門油田合作在寧夏鹽池地區進行泥漿不落地總包服務,預計每年可增加收入5000萬元左右。
“下一步,我們將在鄂爾多斯康巴什區,陜西靖邊縣、佳縣,甘肅慶陽市,寧夏鹽池縣等地拓展環保類項目,把技術創新重點放在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和節能減排上,將公司打造為油氣田環保行業的綠色標桿企業,其技術可廣泛推廣和復制”。水發昊鑫技術總工陳俊明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水發昊鑫將繼續扎根內蒙、拓展西部,用清潔能源解民生之憂、謀民眾之福,踐行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初心和使命,敢于擔當,苦干實干、留下綠色、種下希望,把美麗的西部描繪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的美麗畫卷,力爭成為國內知名、西部一流的環保產業集團,為水發集團、水發實業集團打造綠色環保企業添磚加瓦。( 王宗陽 王穎 供稿)